2012年全球能源百感交集 盘点九大关键词
发布日期:2013-01-21 浏览次数:4149
黑暗
印度大停电震惊世界
2012年7月的最后两天,印度接连遭遇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两起停电事故, 28个邦中有20个受到直接影响,全国半数人口(接近7亿)的正常生活受到干扰,世界舆论为之震惊。
突如其来的大停电制造的混乱堪比一部灾难电影:超过300列火车停运、日均客流量达200万人的首都地铁系统全线瘫痪、公路交通出现大面积拥堵、银行系统崩溃、数百名矿工困于井下、数亿人在酷暑中煎熬……
停电在印度并不鲜见,但影响范围如此之广的大停电放眼世界也无先例。有些讽刺的是,很多印度大城市的居民起初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起影响了全球1/10人口的大型停电事故,因为停电在印度太过稀松平常。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印度的电力需求激增,但供应始终无法跟进,煤炭供应不足和新电厂建设屡遭拖延进一步拉大了电力供应缺口。一个相当尴尬的事实是,在这个屡创经济奇迹的南亚大国,无电人口居然逼近4亿,另有3亿人只能“间歇式”得到电力供应,相当数量的企业、医院、办公场所和中产阶级家庭都备有柴油发电机。
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停电并非毫无征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始终未能让电力行业同经济发展建立起应有的联系——自1951年以来,印度从未完成既定的发电目标。
大停电是印度薄弱电力工业和强势经济增长长期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它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曾经刻意忽略的诸多弊病暴露无遗:电力管理体制混乱、电网基建滞后、产能低下、盗电现象猖獗……同时也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新兴经济体,上了一堂悲情但却生动的电网安全课。(于欢)
纠结
地缘政治牵动多国神经
自能源产品成为国际商品以来,地缘政治对它的影响便挥之不去,2012年是格外明显的一年。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发酵的伊朗核危机,在2012年上半年抵达了又一个危险的节点。1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提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将是美方对伊“采取行动”的“红线”,伊朗在同一天回应称,一旦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霍尔木兹海峡的封锁将不可避免。
最为悲观的预测认为,霍尔木兹海峡的关闭将导致油价飙至200美元/桶。市场的担忧不无理由,这个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曾在脆弱的国际油市留下深刻烙印:1990年8月,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霍尔木兹海峡被迫关闭,导致每天有430万桶石油从市场上消失,国际油价随之从战前的每桶14美元暴涨至40美元。
散发着紧张气息的水域不仅限于这条狭长的水道,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剑拔弩张的画面正在滚动播放。进入2012年,日本、越南、菲律宾乃至马来西亚,纷纷以各种荒唐的借口染指中国的海洋权益。
自古以来,关乎海洋主权的争端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资源和能源的利益争夺,这片水域也不例外。从钓鱼岛到南沙群岛的大片海域蕴含丰富油气资源,官方刻意对此保持低调,并不能驱散周边国家对这些资源的觊觎。
能源资源的不均匀分布决定了上述两片水域并非故事的全部。在地球的最北端,预言家们依然坚信“北极终有一战”。随着这里的冰盖融化提速,这块无主之地的魅力正在持续上升,目前已有超过20个国家在这个终年极寒的地区布局。(于欢)
蹒跚
全球核电业稳中求进
2012年,全球核电行业在福岛遗留的阵痛中试探前行,步履稍显蹒跚,但始终向前。
日核危机爆发后,全球化的核电反思蔓延开来,但真正因此推行反核电政策的国家似乎都来自欧洲,欧洲之外的国家则在通过各种方式,或强或弱地推动核电发展。
2月9日,美国核能监管委员会正式批准南方电力公司在佐治亚州建造并运营两座新的核反应堆,美国长达34年的核电建设禁令随之告破。
美国解冻核电引发了各方讨论,“这是全球核电复兴的风向标”,“核电解禁不过是‘昙花一现’”……在繁杂的讨论声背后,我们看到了全球核电蹒跚前进的一丝曙光。
这一缕曙光,中东国家甚为期待。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和埃及等中东国家纷纷表示,考虑到本国国情,未来将大力推进核电发展。阿联酋的首座核电站正在稳步建设中,沙特则计划在未来20年内投资1000亿美元,从无到有兴建17座核电站。
已建有6座核电站的南亚国家印度则期待拥有更多,这个供电缺口巨大的新兴经济体挺核立场坚决,日核危机的爆发并未干扰它追逐核电的愿望。尽管民间反核呼声不断,新德里依然计划未来5年将核电发电量增加1倍,到2020年将核电装机由当前的400万千瓦增至2000万千瓦。
在引爆反核浪潮的日本,核电依然是个纠结的话题。今年5月,日本时隔42年后再次进入“零核电”状态,然而这更多是迫于舆论压力而为之。随着亲核的自民党重夺执政权,不排除日本当前压制核电的能源政策出现逆转的可能。
日核危机爆发也直接导致中国立马叫停新建核电站、暂停核电项目审批,然而关于中国将重启核电建设的传言从未停歇。10月24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蛰伏19个月之久的“重启”之门终于打开。(刘洋)
失落
气候谈判再次无果而终
忘不了飓风桑迪所到之处的疮痍遍布,受不了当下北半球肆虐的极寒天气——这一切和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民间对抗气候变暖的意愿纯粹而直接,政府间的协商却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干扰。关于后京都时代的温室气体减排,从哥本哈根到多哈,4年的磋商,达成一纸法律强制协议的希望却一次次落空。
2012年拯救人类的政治努力——多哈谈判(11月26日至12月8日),继续在与会各方各弹各调的分歧中步履维艰。12月8日延时闭幕的会议取得了一些不痛不痒的成果:艰难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发达国家仍旧固执地拒绝为历史排放买单、刻意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自身减排目标以及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闪烁其词,这些都让控制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陷入危险境地。
当大自然以暴雨、酷热、极寒、干旱、沙尘、飓风等残酷形象现身之际,人类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助。杞人忧天并非是一种无谓的担忧,有忧患才有努力,要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一味地透支大自然绝不可取,只有互利才能共赢。
虽然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未如电影《2012世界末日》般一语成谶,但如果气候变化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盘旋在人类头顶,又岂能放心无忧。对抗气候变化不应是谈判桌上的政治游戏,而应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作为。(何英)
左倾
拉美高举国有化大旗引忧虑
在舆论的描述中,“国有化”和“资源民族主义”似乎成为2012年拉美国家能源产业的标签。
4月16日,阿根廷政府强行控股该国第一大石油公司YPF,并在尚未确定赔偿金额的情况下,将西班牙石油巨头雷普索尔持有YPF的大部分股权直接平移给阿根廷政府。随后,玻利维亚紧跟阿根廷的脚步,对西班牙电网集团所属的国际电网公司实行国有化。一时间,类似于“拉美国家掀起能源资源国有化”的话题开始充斥媒体。
回顾历史,拉美曾未加鉴别地推行以私有化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改革,结果并未取得理想中的收益,反而使得本国经济惨遭强国单边控制,国家干预随之回归,这在关乎国计民生的能源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拉美大多数国家的能源产业都曾经历了私有化、国有化、再私有化的反复过程。
将外资公司国有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圈钱手段,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国库收入,多发生在“手头偏紧”的发展中国家,但近些年已不常见。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的阿根廷是拉美地区第4个实行油气国有化政策的国家,在此之前,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先后将油气产业收归国有。
阿根廷强制国有化YPF的行为引发了多方关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左派政府明确支持阿根廷,而右派政府的立场偏向支持西班牙。
大型能源公司的国有化利弊共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弊大于利。尽管YPF的国有化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阿根廷石油储量、产量双双下降的尴尬,但这个国家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将不可避免地下滑——布宜诺斯艾利斯已在默默品尝YPF国有化后“融资难”的“苦果”。 (王林)
火热
北美非常规油气继续吸金
在高油价的推动下,北美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在2012年依然吸金。今年全球非常规能源勘探支出占到总支出的20%,这一比例在北美地区则高达50%。
大批财力雄厚的能源公司前往北美淘金,这其中既有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公司、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也不乏中国“三大油”、印度国油等国家石油公司的身影,它们带来了数以百万亿计的海量投资。中国企业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中海油15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油砂运营商尼克森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单。
巨头们的投资热情似乎正在佐证业界对于非常规能源的乐观预测。国际能源署(IEA)在《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中预言,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开发将促成全球油气格局产生巨变,特别是美国有望借此在2017年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
类似的预测让很多分析师做出了“石油峰值论已死”的论断。但也有声音提醒,人们对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前景估计的过于乐观。在写给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的公开信中,石油峰值论的支持者们表示,油气行业和媒体对页岩油气资源的炒作,可能会让美国的能源供应受到误导。
我们仍不确定技术革新开拓的油气新边疆能有多宽广,但页岩资源由“气”转向“油”的现象却值得注意。在北美天然气价格走低的大背景下,开采页岩油的利润远高于采气,大量原本用于采气的北美钻机开始采油。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北美用来开采天然气的钻机数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值。2009年,80%的钻机被用来开采天然气,2012年,80%的钻机已经“转行”开采石油。(王海霞)
争食
多国争夺亚洲天然气市场
进入2012年,非常规油气对世界能源版图的冲击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加入天然气出口国的行列,它们的出口目的地在一个地区重合——亚洲。
原因有三:一是在全球经济萎靡之际,亚洲却依然以较高的经济增速维持着庞大需求;二是天然气市场为区域市场,亚洲气价采取的是与油价挂钩的模式,单位气价远高于美洲、欧洲,经济逐利性促使天然气出口大国和能源公司将目光聚焦于此;三是日核危机后,本就资源匮乏的日本因为核电机组停运,不得不大量进口油气,导致亚洲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价齐升。
而澳大利亚不再仅仅满足于出口煤炭和铁矿石,LNG正崛起成为该国第三大出口产业;地处中东的全球第一大LNG出口国卡塔尔,也将出口目标重新定位为亚洲,2012年相继同韩国、巴基斯坦等达成LNG长期供应合同;加拿大也在向亚洲客户展示吸引力, 数个LNG出口项目已找好了买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等;美国受页岩气革命提振,一举逆转了天然气进口国命运,除了自给,还大有盈余,虽然国内尚未就LNG出口达成共识,但这几乎只是时间问题。
2012年,美国唯一授权出口LNG的公司Cheniere与韩国达成长期销售协议,鸣响了美国LNG向亚洲出口的第一枪。
能源大鳄俄罗斯则在奉行欧亚并重的双头鹰政策,一方面竭力弱化欧洲市场的离心力,对欧洲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通过推进南溪、北溪管道建设,以加强在欧洲的存在;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亚洲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韩国和印度,努力寻找拓宽出口渠道的机会。(张琪)
低谷
太阳能市场寒意不减
2012年并没有成为世界末日,但对一直在“寒冬”中苦苦挣扎的太阳能产业来说,这一年几乎与末日无异,削减补贴、项目搁浅的新闻层出不穷。
年初,2011年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德国宣布大幅削减补贴,目的十分明确——抑制发展过快的太阳能市场。德国并不孤独,英国、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随后纷纷宣布了削减补贴的政策。
太阳能的飞速发展曾让人们充满期待,但现在过快的扩张速度已超出了市场的消化能力,产能过剩、价格下降等问题日益凸显。作为一种极其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补贴缩减甚至取消,对太阳能产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日子不好过的欧美国家为了挽救市场,频频向中国同行发难,“双反”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并不会为它们带来预想的收益。
太阳能市场遭遇“寒冬”,也吓退了很多原本计划大捞一笔的企业。10月下旬,西门子公司宣布退出太阳能业务,理由是光伏行业利润率低于预期。事实上,自一年前将太阳能业务部门独立出来,西门子的太阳能业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西门子的退出直接导致全球最具雄心的北非太阳能项目——“沙漠太阳能计划”(Desertec)搁浅。11月底,德国博世公司也宣布将退出Desertec。
2012年,太阳能企业不复往日的风光。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他们的处境显得更加艰难。虽然不少研究机构都曾乐观地预测2013年太阳能市场将一扫颓势,但这个急需深度调整的新兴产业恐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王晓苏)
黑马
东非成世界油气版图新贵
东非,泛指包括索马里、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在内的10余个非洲东部国家。东非的面积只占非洲的12%,但在2012年因接二连三的油气发现,该地区已成为世界能源版图的新贵,保守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50亿桶油当量。
东非开始受到业界关注始于6年前一个偶然的石油发现。2006年,两家来自英国的石油公司在乌干达发现了10亿桶石油储量,尽管数量不大,但这却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近20年来规模最大的石油发现,自此越来越多的西方石油公司开始将东非列为开拓对象。
2012年3月,英国图洛石油公司宣布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地区发现油层厚度达20米的大型油田;9月,其又在肯尼亚近海姆巴瓦海域水下2553米处发现了厚达52米的天然气层;5月,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公司和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相继在莫桑比克靠近印度洋的区域发现储气量达30万亿立方英尺和10万亿立方英尺的大型气田。同期,英国天然气集团(BG)宣布在坦桑尼亚斩获全新天然气发现,其储量足以确保坦桑尼亚正在建设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工厂正常运转。
《经济学人》说,很长时间以来,东非的能源地位都难与西非相提并论,但现在的世界能源版图上却不能没有东非。随着中东等传统能源输出基地出现动荡,非洲的能源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东非将牵引非洲新一轮的石油开发热潮。
但是东非国家是否有能力驾驭这笔巨大财富还是个问号。东非聚集着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非洲大陆的“石油诅咒”依然存在,如何利用好这笔财富对这里的所有国家都是一个挑战。(焦旭)(来源: 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