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能股份

国电电力掀起燃料管理革命 三法宝支撑智能化

发布日期:2013-09-04 浏览次数:4949

  

  编者按:在火电企业的管理中,“口粮”———燃料的管理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燃料成本占了火电企业成本的六成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燃料管理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电厂管理水平的高低。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实现燃料全过程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环节无缝对接,关键岗位无人值守,管理数据自动采集、网络传输,工作全程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对物料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管控。

  请看国电集团燃料智能化管理建设试点单位———国电东胜热电燃料管理的做法。

  在国电东胜热电公司(以下简称东胜热电),《中国电力报》记者见识了电厂燃料管理的新气象。

  一辆满载煤炭的车号为蒙K69001的卡车缓缓开进煤厂入口,卡车司机李服仁在触摸屏上点击按入厂按钮,根据提示选择了煤种和矿点,并根据提示把车开到采样定位停靠区,自动采样机随机选点采样,然后,系统提示进入称重计量环节,称重后,李服仁开车到达指定煤场卸煤。卸煤后出厂时,系统自动打印数量验收单。“这比以前节省了很多时间,也让我们觉得更加公平、公正。”李服仁告诉记者。

  在燃料管理流程中,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电力)所属的东胜热电,在全国火电企业率先实现了从煤炭入厂、采样、制样、称重、回皮、出厂等全过程的燃料智能化管理。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改造,更是一场管理革命。”7月24日,在东胜热电召开的国电集团燃料管理提升现场会上,国电集团副总经理张成杰对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此评价。

  “三大法宝”支撑燃料智能化管理

  在影响火电企业经营成效的众多因素当中,燃料管理是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火电企业燃料管理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手段与燃料占生产成本60%以上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

  “再也不能用EXCL表格和传真来填月报数据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国电电力意识到传统燃料管理的弊端———燃料现场管理、信息与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大量使用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易出错、人为因素干扰的管理漏洞和风险,已不能适应复杂的煤炭市场形势和现代化管理需求。

  国电电力总装机超过3600万千瓦,电厂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区。电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状况、地域文化差异均较大。据记者了解,国电电力下属电厂中,山西大同两家电厂 (374万千瓦)90%煤炭为公路运输,云南宣威公司(180万千瓦)、宁夏石嘴山两家公司(200万千瓦)100%煤炭为公路运输,宣威公司供煤矿点多达100余家,石嘴山两家公司、大同两家电厂来煤高峰时段日接卸车辆分别达到1000辆和1500辆左右。

  “煤炭运输方面,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入厂批次多。以前,部分不法供应商掺杂使假,数量和质量验收工作量大、监管难度极大。”国电电力燃化管理部主任孙纳新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

  国电电力领导班子意识到,规范入厂验收管理流程、加强入厂验收环节的监管,是燃料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控制热值差、降低燃料成本的关键。为此,国电电力全面系统梳理管理流程,强化“计划、合同、调运、接卸、采制化、统计、结算、储存掺配、盘点、指标分析”10大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对标管理、管理评级”三个有力抓手,积极推广“无人值守模式”管理创新,扎实开展“四大防腐”廉洁建设,努力控制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和入炉综合标煤单价两个核心指标。

  在此基础上,国电电力积极推进自动制样工作。记者在东胜热电现场观察到,刚刚投运的一体化自动制样机能够将自动采样机传送的6毫米煤样自动完成0.2毫米分析样的制样、封装和编码,技术属国内首创,为更加精准的煤质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信息系统、汽车煤入厂验收无人值守、一体化自动制样机,这三大法宝支撑了燃料智能化管理系统。”孙纳新总结道,“燃料智能化管理实现了管理需要到哪个环节,信息数据就覆盖到哪个环节。”

  由管人到管设备的转变

  “燃料智能化管理实现后,我们裁撤了燃料入厂管理、出厂管理、采样、计量、制样5个人工操作岗位,减少劳动用工20多人。”东胜热电燃料管理部主任张大民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

  以设备自动化为基础、管理信息化为载体的燃料智能化管理促进燃料管理实现了多个转变。管理对象由管理人员转变为管理流程、管理设备,管理方式由手工操作、体力劳动转变为全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等。

  智能化管理系统给管理决策带来更及时的信息数据。“以前查看上个月的月报分析得在每月8日以后,现在最迟每月2日就能拿到整体的信息汇总分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信息,实时都能监控到。”国电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管理系统对各个单位、各个月、分矿、分煤种、分热值、分供应商、分地区、分合同来进行查询、分析、数据比对和排序,更加快速精细地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

  由管人到管设备的转变对于燃料管理这一廉政建设的重点领域意义重大。

  “通过技术革新这种抗腐蚀的大动作,堵上了燃料管理的腐败之门,并且这种精益化的管理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国电电力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

  相关推算显示,以内蒙古区域电厂为例,一个装机两台30万机组、年耗用140万吨标准煤、标煤单价200元/吨左右的电厂测算,通过加强采样和制样的关键环节控制,仅热值差降低0.2兆焦/千克一项,每年可节省燃料成本约150万元左右。如果是煤价高、装机容量更大的电厂,效益将更为可观。“除了取得经济效益以外,保障关键岗位从业人员防腐拒变、不出问题,这种安全效益同样重要,同时也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国电电力燃料分管领导许琦如是说。

  当前,国电电力正大力推广煤炭“供应商评价”、“汽车来煤入厂验收无人值守”和“化验数据直接上传”的管理模式,并积极探索 “数字化煤场”、“科学配煤掺烧”、“智能化存储样间”、“气动远距离煤样输送”等子系统和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下一步的燃料管理智能化还要继续大力系统推进。

  东胜热电样本的示范效应

  装机为两台33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的东胜热电是在燃料智能化管理方面是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近两年来,不断有火电企业燃料管理同行走进东胜热电取经交流。同时,智能化管理让东胜热电的燃料检测水平远近闻名。记者在东胜热电了解到,许多供煤商相信东胜热电采制化煤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并以东胜热电的煤质化验结果作为同一批煤与其他电厂结算的依据。

  东胜热电是国电集团在蒙西地区第一家热电联产企业,投产以来连续多年被国电集团评为燃料管理优秀企业。“作为国电集团燃料智能化管理建设试点单位,东胜热电积极响应国电集团、国电电力管理提升要求,突破传统燃料管理模式的桎梏,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探索出了一套自动化、信息化、集控化的燃料管理创新模式。”东胜热电副总经理左银华向《中国电力报》记者介绍。

  “东胜热电是行业内最早探索建设燃料验收无人值守管理系统的企业,为国电集团开展燃料智能化管理建设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规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电集团燃料管理部主任马晓平表示。

  据了解,国电集团先后制定印发了集团公司燃料智能化管理建设规划和技术方案,在建立燃料智能化建设新标准的同时,加大了建设的推进步伐。在东胜热电等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国电集团共安排34家电厂开展燃料智能化建设工作,目前,所有电厂建设方案的审查工作已完成。对于新建火电企业,国电集团要求,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要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继东胜热电实现燃料管理智能化后,到今年年底,国电电力所属的9家靠公路运输煤炭的电厂将全部实现入厂煤验收无人值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国电电力总经理冯树臣告诉 《中国电力报》记者。

中电新闻网记者 冯义军

(来源: 中国电力报)

返回顶部